2018年4月19—24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魏坚教授带领5名研究生组成考察团,赴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乌兰察布一线进行学术考察和参观学习。考察内容包括固阳县怀朔镇、黑山寨古城、达茂旗希拉穆仁古城、北魏六镇长城四子王旗段、庙子沟遗址、老虎山遗址等。并先后参观包头市博物馆、乌兰察布博物馆、庙子沟工作站、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标本室、凉城工作站等。考察团成员包括博士研究生冯宝、常璐、李小龙、孟燕云,硕士研究生朱鹏。
4月21日在四子王旗考察境内北魏长城。根据包头市文物局苗润华老师提供的线索,并结合谷歌卫星地图,发现北魏六镇长城有交汇和分离的迹象,部分墙体被塔布河冲毁。考察第一站为四子王旗吉生太镇南号村,发现有北魏长城遗迹。向北3.7公里处中号村发现六镇长城北线,自东向西分布,保存比较明显。向东行3.2公里为东北—西南向的六镇长城南线与东西向六镇长城北线的结合处(分离点),结合处西北方向为长约8公里的六镇长城南线与北线结合段,结合段以东发现什卜太戍堡,平面近方形,边长约25米。在海日罕楚鲁发现两条长城的另一个结合处(交汇点),交汇点以东为六镇长城南线,地表仍可见痕迹,交汇点西北方向长城已被破坏,难以辨认,但根据其周围海日罕楚鲁3号戍堡形制推断为六镇长城北线。
本次实地考察进一步证实北魏六镇长城南线与北线有结合段,在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境内,西北—东南向六镇长城北线与自东向西六镇长城南线相交,交汇点坐标为(E:111°41ʹ51.09ʺ,N:41°50ʹ56.37ʺ),相交段长城长约8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之后分离,分离点坐标为(E:111°36ʹ21.13ʺ,N:41°49ʹ02.84ʺ),分离之后六镇长城北线向西穿行,六镇长城南线为西北东南走向。
4月22日上午参观庙子沟遗址和庙子沟工作站。庙子沟遗址位于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乌拉哈乌拉乡庙子沟村南的山坡上,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由我系魏坚教授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期间主持完成发掘和报告编写,并首次提出“庙子沟文化”的命名。此次参观庙子沟遗址魏坚教授回顾了在庙子沟遗址开展工作期间的场景,并进行现场讲解,参观庙子沟遗址标本陈列室见到当时发掘时用于展示的沙盘模型和器物卡片记录册等珍贵资料,反映出老一辈考古学家在当时条件下记录和展示考古成果的方式。参观结束后魏坚教授与当年参加发掘的老乡们和技工老师进行了交流。
在工作站参观化德县裕民和四麻沟遗址出土遗物。裕民遗址于2014—2016年进行发掘,发掘面积近2500平方米,现已进入资料整理阶段。陶器有圜底筒形罐、尖圜底釜等,另外还有方形或圆形的陶饼形器,陶器质地疏松,可能为泥片贴筑法制作,装饰麻点纹、戳印旋纹、不规则划纹及草编纹等,石器以打制为主,也有磨盘、磨棒等,发掘者推断生业方式以狩猎和采集为主,测年约距今约8400年。这是首次在中国北方地区东缘,发现以陶圜底筒形罐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存,对于研究中国北方地区和蒙古东部、贝加尔湖地区等的文化关系提供了珍贵资料。四麻沟遗址于2017年进行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陶器主要为平底筒形器。考古队对这一区域进行系统调查,发现同类遗址60余处。裕民遗址和四麻沟遗址填补了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缺环,其文化面貌呈现出多样化来源,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下午返回集宁,参观乌兰察布博物馆。博物馆基本陈列有《文明星火》、《民族熔炉》、《帝国腹里》、《塞外手足》等展厅,其中重点参观了《文明星火》展厅,展示了石虎山遗址、王墓山下遗址、庙子沟遗址、老虎山遗址等典型器物。魏坚教授在博物馆为大家讲述白泥窑文化不同区域类型的文化特征及分布范围,并从陶器角度分析庙子沟文化中庙子沟类型与老虎山文化可能存在的渊源关系,以及老虎山文化与永兴店文化的异同等问题。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在展厅看到我系魏坚教授当时主持发掘庙子沟遗址时的珍贵照片及关于庙子沟文化的学术成果等,还有我系韩建业教授关于老虎山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
4月23日,魏坚教授、研究生冯宝赴巴彦淖尔参加学术会议,研究生孟燕云、朱鹏返回北京,常璐、李小龙参观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标本室,由标本室管理人员陪同讲解,标本室陈列先后有白音长汗遗址、王墓山坡下遗址、石虎山遗址、阳湾遗址、庙子沟遗址、小沙湾遗址、永兴店遗址、老虎山遗址、朱开沟遗址、南壕遗址、小黑石沟遗址、龙头山遗址、西岔遗址、毛庆沟墓地等典型器物。参观结束后向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曹建恩所长当面请教学习,受益匪浅。
4月24日,研究生常璐、李小龙参观老虎山遗址及老虎山工作站。老虎山遗址位于凉城县永兴乡老虎山南坡上,岱海遗址群于2001年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个世纪80年代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田广金先生主持发掘,其报告整理、编写由我系韩建业教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我们沿着石砌围墙爬到山顶,感受4000多年前生活在岱海北岸古代居民的刀耕火耘及上个世纪末老一辈考古学家锲而不舍的考古精神,才有今天岱海考古的“硕果累累”。
老虎山工作站有魏家窝铺遗址、老虎山遗址、大口遗址、朱开沟遗址、西岔遗址、二道井子遗址等丰富的考古标本,通过参观学习我们对各时期遗址出土器物有了直观的认识,并聆听驻站刘金娃老师回忆当年发掘及整理资料时的场景。
分享到: